中国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不仅名茶林立,而且茶叶产量高居世界第一。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等名茶品种,可谓声名远播;但提起名茶品牌,却难以让人脱口而出。全国加工茶叶的茶厂有七万多家,可是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却是凤毛麟角。品牌缺失已成为中国茶产业的薄弱环节,业内人士将这一现状称之为“有种类、有名茶、无名牌的‘有名无姓’时代”。
“与中国茶现状产生强烈对比的是,英国不产茶,但‘英国立顿茶’却无人不知,中国茶市场缺乏品牌巨头太久了。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竞争力;一个行业如果缺乏行业巨头,就没有活力。”王庆说。根据相关统计,在我国目前七万多家茶厂中,注册品牌的仅有近1000家。
与此同时,茶叶成本高,但价格低廉,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因素也影响着中国茶的国际形象。目前,中国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仅值2美元左右,平均茶价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兰卡低六成多,甚至比肯尼亚的茶叶价格还要低20%。目前中国只是世界产茶第一大国,而不是世界茶业强国。
何时走出“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怪圈
中国茶叶的品牌缺失引起不少茶企业进行反思。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如今却找不到几千年“茶叶王国”的骄傲与底气。在国内市场真正叫得响的茶叶本土品牌几乎没有,反而国外茶产品靠品牌在中国市场上摸爬滚打,闯出了一片大市场。业内专家指出,中国茶始终难以摆脱“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怪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品牌。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营销研究中心主任陈硕坚用生动的案例向记者解读了品牌创造价值的无限魅力。“品牌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劲的竞争力,不仅因为品牌意味着优质,更主要的还包含了一种文化,如身份的象征、梦想的象征,从而构成商品价值的一部分。我国目前的茶行业还处于前品牌时代,还仅仅用口味来决定茶的价值,并没有真正进入品牌时代,茶业竞争基本上还是在比较谁家的茶厂更好、品种更好、加工工艺更好,从而口味更好。而真正进入品牌时代的特征是口味也要、工艺也要,但是品位与工艺对产品价值的贡献只占三分之一左右,三分之二是身份的象征,价值观的象征,是文化的内涵。”陈硕坚指出。
目前,我国茶产业整体上仍停留在产品阶段,只想做产品,品牌经营意识普遍薄弱。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茶叶资源分散,企业创名牌很困难。而且,我国茶行业普遍市场占有率小,知名度、美誉度、诚信度不够,因而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些原因都阻挠了中国本土茶叶品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