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后,茶行业进入激烈竞争时代,实力品牌做大做强,不断蚕食各地市场,各个地方小品牌被迫参与到市场保卫战中。
上第名茶陈副总经理告诉我们,福建是铁观音的传统销区,历来是铁观音茶企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市场竞争短兵相接的最前线。以泉州为例,遍地茶店的盛况常让外地来客叹为观止,但几家实力茶企仍然占据了市场主流,而武夷岩茶、红茶、普洱等其他茶种也逐渐在泉州扎根,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茶叶消费的市场份额。
市场竞争往往是攻守兼备,对于外地市场,铁观音茶企也表现出志在必得的强大斗志,诸多品牌铁观音茶企纷纷把直营店、加盟店开到了全国各主要城市。
  溢价追求 
必须看到,相对于早年以拼“实惠”、拼“性价比”为主的策略,现今的铁观音茶企更关注溢价能力的提高。
拥有良好品牌的产品,相对于一般品牌和普通产品,确实会获得更高的溢价。从品牌构建理论上看,企业在设计、质量、产品特点、管理上的资金投入和科学性规划,共同构筑了其品牌价值。而在茶叶消费日趋品牌化的今天,品牌价值的巩固与提升,确保了在顾客心目中相对较高的感知价值,有效地拉动了消费。对企业来说,高价格和高收益率即为回报。
从这个角度来看,每斤数千甚至上万元的品牌铁观音销量依旧可观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策略游戏
做生意就如下国际象棋,是一种基于策略的游戏。即使身陷桎梏,也可以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有计划的行动逐步摆脱困境。在目前全球经济衰退的挑战下,还是会有一些企业在经历困难之后变得更为强大,2009年的挑战将成为它们成功的催化剂。
在常见的文化营销上,各茶企不再流于表面功夫,而是寻求内涵的深化。如上第名茶以休闲、品茗为主线,结合铁观音文化,提供品茗和休闲服务,走的就是以体验感知为主的渗透型营销。茗山生态茶主打铁观音生态文化,以恢复传统清源茶为己任。而理想茶行走的则是体育营销和娱乐营销并举的道路。而中闽魏氏“铁观音专家”的品牌之路已经走了好几年。
……
不同行业,大势却往往趋同。今后一段时间,对于上第名茶来说,竞争不只局限于产品、渠道、价格、推广或是服务层面,而更多的是反映在企业战略上。
高歌猛进的同时,我们依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茶行业中,炫目的只会是少数,更多的企业仍在为激烈的竞争而搏杀。在诸侯割据的混战中,企业必须坚守最基本的品牌信念和商业伦理,如果轻视它们,暂时的领先优势有朝一日会化为乌有。
关键词:扩张全国实力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