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茶园良种化 发展云南名优茶
发布时间 2011-11-12 浏览 6035 次
广还未全面普及,全国无性系茶树良种茶园面积只占茶园总面积的16%。云南省茶园总面积240多万亩,开采茶园面积200多万亩,两者均居全国第一,总产量却居全国第三,为7万多t,平均亩产35kg,低于全国平均亩产47kg的水平。云南省有国家投资建成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以及地区良种繁育场,但繁育的种苗毕竟有限,推广力度不够大,无性系良种茶园所占的比重还非常低。要想提高茶叶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除了加大技术力量进行低产茶园的改造,加强肥培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外,更重要的是改植换种,大面积推广无性系良种的种植。虽然云南省有很多性状优良的有性群体品种,但随着茶叶生产总体水平的提高,有性系品种群体内良莠不齐,性状混杂,生产力低,效益差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随着名优茶产品的不断开发,大宗茶品质的不断提高,无性系良种的选用更是日益突出,当然品质的保证还与加工制作、包装管理、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有关,但品种是根本,因此只有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树的种植,才能保证名优茶的发展和大宗茶品质的提高,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五、未来茶树良种展望

   良种的“良”是相对而言的,被认定为国家级良种的有性群体品种,由于群体内个体性状参差不齐,整体来说良种的种性不能很好的表现,在生产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已经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目前,我国现有的良种,虽然数量不少,但结构还不太合理,大多以产量为主,缺乏品质优异的品种,抗性特强的就更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馆的建立,茶艺的兴起,茶文化在神州大地的弘扬,人们从日常生活的饮茶到休闲养身的品茶,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今后的良种选育更要注重品质的优良。下个世纪,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和对自我保健、自身健康的关注,以及追求反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心态,都要求茶树的种植、制作、包装等各个环节都无公害、无污染。茶树良种抗性强,特别是抗病虫害能力强是一个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已知的茶树病害已达138种,虫害达200多种。因此,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符合环保的要求,也符合我们自身健康的要求。当然病虫害的防治除了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外,还可配合其他的防治措施,但良种由产量高向品质优到抗性强的过渡是一个趋势。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