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除了亲戚、朋友、熟人,是不会太信任别人的。
令我困惑的是最近一笔生意,一家茶庄愿意采购我们顺云普洱茶,供应给东北的某石油基地,他的客户非常大,单子也不算小,双方协议:茶庄先交40%的款项,然后我们组织一周内在昆明交货,款全部到账,立即提货。不仅是口头还是书面,我们对此问题都没有歧义,我们都为成功合作而高兴。几天后,几百箱茶叶如数摆在昆明的仓库,我的客户看了之后没有什么意见。第二天,他的客户也赶过来看了货,三方都很满意。可是在交货时侯,问题出来了:
我们与茶庄的协议很清楚,结清尾款提货,但是茶庄与最终客户的协议则是验收、交货之后付款,那么最终客户并没有付款给他们,但是要提货。于是茶庄提出,先提货,等收到最终客户的货款,再跟我们结清。
我们认为,这是他在转嫁风险,于是坚持按照约定办事。茶庄则说帐上没钱,希望我们支持一下,如果不能履行合约,损失巨大。但因为是初交,我们没有敢答应。而他的客户万里迢迢赶来,没时间等我们拉拉扯扯。这样,茶庄感到左右为难,而我们则成了冷眼旁观、不近人情的家伙。
紧急关头,我们反复商谈的过程中,我想起我们因为轻信别人的蒙受的巨大损失,比如某国营大企业,拖欠我们货款达到一年半之久。而我们的周转金很少,如果这笔钱不能及时收回,后果?哪里还会有什么后果!
第二天,茶庄终于筹齐了货款,我们钱货两清,但是没有皆大欢喜,他得到的是客户对他的不满,我得到的是抱怨和遗憾。做一笔生意交一方朋友的设想随风飘走。
如果在此之前,我们能够查询到对方的信用记录,我想,上述不愉快就不会出现,双方信用良好,诚信可靠,那么谁又会从眼前联想到交易之后长期哀求别人付款的可怕场景?
如果有什么中介机构,在我们交易双方、甚至三方中作一个担保,一旦某方不守信用,只有他自己损失,那么谁都敢做。做国际贸易的朋友可能早就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但是国内贸易,特别是小的贸易,中小企业之间,这个问非常突出!国际贸易的双方之间甚至不见面,都可以完成生意,而国内的,喝酒喝到胃出血,依然心里没底,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商品经济中的缺憾。我相信很多中小企业,因为信用问题而放弃了不少生意,这对于各方面都很欠缺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希望国家能成立这样的机构来扶持中小企业,或者有什么商家可以这样做,我觉得阿里巴巴就是很好的尝试,虽然我还没有在上面作成生意。
不仅仅是普洱茶,交易当中,如何建立信用制度?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好,对这个做大产业会很有帮助。
普洱茶,来自世界茶源,乃茶中最原始、自然者,是古法制茶、古茶文化在云南的延续,秘境云南绝无仅有的古树茶园,让现代人喝到唐代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