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走进茶山深处基诺第一
下一主题:茶乡茶事组图:茶艺、
西双版纳是传统普洱茶的溯源地。清代阮福著《普洱茶记》称:所谓普洱茶,非普洱界内所产,出自曼撒、易武、曼砖、倚邦、革登、攸乐之六大茶山,都在今西双版纳境内。清代时期的《滇云历年志》记载:“六大茶山产茶,各贩于普洱”。追溯传统普洱茶的渊源,要从西双版纳寻觅源头。
西双版纳,是现代普洱茶的导源地。1973年,为满足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勐海茶厂等企业采取人工普洱茶发酵的办法达到自然陈化的品质形成的要求,获得成功,奠定了现代普洱茶工艺基础,培育出“大益”知名品牌;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经多年研究,溯普洱茶历史之本源,立普洱茶时代之新风,培育出“云茶”科技品牌。勐海成了生产优质普洱茶最理想的地方。
西双版纳,是云南茶叶科技的发源地。1938年4月,云南省思普茶业试验场第二分场在车里(今勐海县)南糯山成立,创始人白孟愚引进开梯条栽技术,种茶10余公顷。从印度引进制茶机械生产红茶,开创云南机制红茶的先河。据民国33年,云南《思普沿边开发方案》记载:思普茶叶种植场,年生产红、绿茶2万余斤,除制茶外,从事种植改良,规模极大,前途很大。1951年,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南糯二分场的基础上建立,1957年迁到今勐海镇,潜心研究云南大叶茶的种质资源、优良品种、茶树栽培和红茶、绿茶、普洱茶生产技术,取得了上百项科研成果。其中,云南茶树资源研究为论证茶树原产地在中国、在云南做出了重大贡献。云南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无性系良种90%属于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大叶茶密植速成高产栽培技术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并输入到非洲的马里和上沃尔特等国家,科技成果覆盖全省茶区。所里研究和开发的佛香茶、紫娟茶、滇红金针、普洱茶等一批名特优产品成为新一代茶叶科技产品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