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工快速后发酵的普洱茶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泼水渥堆,历时月余而成,为了区别于传统的普洱茶,将其称为普洱茶(熟茶);而传统的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直接精制加工后蒸压成型的紧压茶被与称为普洱茶(生茶)。
普洱熟茶的出现,彻底推翻了传统普洱茶的给人留下的味酽而清香独绝的印象,取而代之的是色如琥珀、独特陈香、不苦不涩、出厂即饮。
这对普洱茶来说是好是坏,难以评说,或许,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吧。
随后的岁月里,新旧几代茶人为普洱的定义与加工工艺争论不休,虽然云南地方政府出台了普洱茶的地方标准并历年来几经修改,但一方面众口难调,一方面涉及多地区多省份即得利益,终难令所有人信服。
直到2008年6月17日,首份有关普洱茶的国家标准GB/T 22111-2008的出台,才为普洱茶长久以来的争论暂时划上了句话,按新标准的定义,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的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按外观形态分普洱茶(熟茶)散茶、普洱茶(生茶、熟茶)紧压茶。
新标准对于普洱的加工工艺流程按其类型与外形不同,分如下四种:
1、晒青茶
鲜叶摊放→杀青→揉捻→解块→日光干燥→包装。
2、普洱茶(生茶)
晒青茶精制→蒸压成型→干燥→包装。
3、普洱茶(熟茶)散茶
晒青茶后发酵→干燥→精制→包装。
4、普洱茶(熟茶)紧压茶
普洱茶(熟茶)散茶→蒸压成型→干燥→包装。
晒青茶精制→蒸压成型→干燥→后发酵→普洱茶(熟茶)紧压茶→包装。
七、结语
普洱茶在经历千年沧桑后,老树新芽,在当代又放奇葩,成为近年受关注程度最高和争议性最大的一种茶类,有关普洱茶的故事和神话层出不穷,有关普洱茶的工艺与定义也争论不休,普洱茶地方标准一改再改,普洱专家们各执一词,致使整个行业处于混乱而无序的竞争中,消费者亦无所适从。
新普洱茶国标的出现,标志着普洱茶在全国范围内有了一个共通的标准,让明确普洱茶身份及规范普洱茶行业有据可依。对推动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学界、厂家、商家、消费者站在不同立场对普洱茶的理解与认识仍存在一些细微差异,但现代普洱茶的概念已基本形成,由此为记,以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