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还有很多的牛帮。牛帮进行速度较慢,但很稳当。马帮一站六十华里,牛帮一站只走三十华里,一人赶一头牛。牛帮在保山一带较多,凤庆、云县、边疆各县都有,也是一批重要的驿运力量。牛帮不喜炎热行走,在炎热夏季多在太阳偏西后或黄昏行路。牛帮用的铃是圆筒形的,中间有击铃摇棒,挂在牛鞍中心的小横木架上。牛走棒敲铃,咚咚作响,不像马帮那么震荡,声音浑厚低沉,使人有很稳沉,很自然的感觉。牛鞍比马鞍弯弧大,适应牛背,也没有马鞍架长,较为简练。牛帮只用黄牛驮运,没有水牛驮运,因黄牛背有驮峰可以用鞍,水牛就用不成,只能架弯档犁田。对牛帮习俗知之甚少,无法详述。
马店
马店是茶马古道上来往马帮住宿歇脚的地方。它一般设在驿道旁的镇边村角,方便进出,行人不太拥挤,也不过分偏辟之处。便于马帮寻认,便于购买草料及生活用物。多数是马帮长期的来往中,自然形成这样的集霰点,成为驿道上的一个靓点。
马店应该具备基本的设施:有供赶马人设火塘、支锅桩做饭和睡觉的地方,有关马的屋棚,配有喂马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