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茶、诗关系发微-《中国茶文化大观》
发布时间 2012-06-27 浏览 7856 次
样。当然,茶与诗的关系是互动的,即茶有助于由奔腾到内敛诗风的转化,而内敛、清新的诗歌有助于茶的禀性的开掘--中唐以后,文人饮茶模式逐渐从禅寺文化的依附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特的形式、品格与内涵,文人的禅悦风尚与僧人的诗悦崇尚在品茗习俗中找到了交接点,茶的特质进一步渗透到诗中,促使诗体、诗材、诗味、诗境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与盛唐不同的风貌--清、寒、瘦、硬、苦的特性,对宋诗产生了直接影响。 

一、好茶风尚的形成

茶与诗的结合,基本上可以说是盛唐以后的事,因为盛唐以前,文人的饮茶既没有形成普遍风尚,也没有自觉地与文学艺术活动发生密切关系。进入中唐,茶成为城乡贵贱'无异米盐''难舍须臾'的日常生活饮料,[1](《唐会要》卷84'杂说')饮茶之风亦从寺院'刮'到了世间,形成了好茶风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茶会的兴起。起先的茶会是以寺院为地点,以诗僧与文人为主体的,如皎然、陆羽等组织的杼山茶会,实际上是一种大型诗会,后来即使不约集正式的茶会,文人也好与僧人品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