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诗:文人生活对艺术的渗透-《中国茶文化大观》
发布时间 2012-07-05 浏览 8917 次
一体。文人饮茶风尚的养成是从寺院开始的,饮茶活动与文学创作形成直接关系也是从寺院开始的,寺院这种特定的环境背景,使文人的诗歌创作染上了茶气和僧气。

随着文人饮茶风尚的继续发展,逐渐从禅寺茶文化的依附中离析出来并形成具独立品格与内涵的文人茶文化模式。茶与诗的关系也更加紧密而深广。寄茶与人,一般都是茶囊诗筒同寄;而收到友人惠茶,也须以诗酬谢;向人乞茶、索茶,亦须投之以诗,“不将钱买将诗乞”(姚合《乞茶》)、“月团不许无诗得”(王十朋《合同僚于郡斋煮惠山泉烹建溪茶酌瞿塘春》);品茶,“赖有诗情合得尝”(薛能《谢刘相寄天柱茶》),品茶时,“若使无诗味亦枯”(沈周《月夕汲虎丘第三泉煮茶坐松下清啜》),诗味、茶味互相参证。茶兴可以助引诗兴:“茶兴留诗客”(薛能《新雪八韵》),明人朱权《茶谱》曰:“茶之为物,助诗兴而云山顿色。” 饮茶与赋诗形成了联体状态:“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白居易《咏意》)、“闲吟茗花熟”(权德舆《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其一)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