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茶,如何出陕?陕南优势产业调查
发布时间 2012-11-30 浏览 6817 次
综合开发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此外,宣传推介不够,品牌知名度不高,也是未能打开省外市场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陕西茶区适生面积460多万亩,现有茶园仅占1/3,可采茶园面积不足20%,规模仍然偏小;无性系、无公害茶园面积均不足全国1%,面积小且品质低。茶叶单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30公斤,更比不上产茶大省。

根据地域特点、组成类型和栽培历史差异,陕南茶地方群体品种有7大类、20多个品种,虽具有丰产、优质、抗性强的天然基因,但优势不突出,没有主导品种。陕南也曾引进龙井、水仙等外省无性系品种10多个,但需要试种和改良来增强适应性,影响着发展速度。

全省茶叶生产以粗加工为主,清洁化进程缓慢。精致加工产量0.36万吨,仅为全国0.25%。初制加工多以作坊式为主,设备和技术落后,质量低效益差。加工企业各自为政,致使新产品市场份额和诚信度大打折扣。个别公司虽具备发展潜质,但也尚处于发展壮大阶段。加工企业总体呈分散种茶、分散加工、分散品牌、分散营销的“四分散”状态。

据相关媒体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