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 2013-05-02 浏览 11098 次
获名誉奖。1937年福建省政府统计:1934年,福安县有茶园面积6万亩,占当时全省茶园面积的10.3%,茶叶产量5.1万担,占全省茶叶产量的21.7%,居全省首位;茶叶产值为大洋1787元(按福安县当时的农业人口平均,人均茶叶收入10元),其中每担茶叶的最高价为大洋40元,最低30元,而这些出口茶叶大部分为坦洋村加工生产的坦洋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

  今年71岁的李宗雄,是福安市老茶工茶行的首席顾问,也是坦洋工夫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之一。“工夫茶这个名称的涵义,就是‘精心极致’。”说到坦洋工夫的起源和工艺,李宗雄娓娓道来,“坦洋工夫是倾心力作之上品红茶,论工艺,十分精微繁细,历经分青、萎凋、揉捻、发酵、初焙、拼配、筛分、捡剔、复火提香、再次拼配、归类匀堆……工序逾十余关,才有享誉百年的‘成色艳香、浓鲜醇清甘’坦洋工夫红茶。”

  坦洋工夫红茶制作工艺流程分为:采青,春茶一般在谷雨后开采至立夏后七天左右结束,夏茶在夏至前后,秋茶在立秋采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