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cm,通高连盅5.2cm(因系陪葬品,盅底与盘底粘住,故考古一般可量通高,分开量则茶盅为2.8cm,盘3.7cm),盅身、口均薄,敞口,与现今枫溪生产的四盅盘的状貌一模一样,只是盘稍大一点点。康熙与乾隆年间生产的茶盘直径为15.8cm、高1.8cm,为束腰盅配具;如与上述同类敞口盅配具则为茶盘直径18cm左右,高 1.8cm,沿钝,整体较为厚重。现代生产带茶鼓的陶质茶具,则茶鼓高7.2cm,宽18.8cm,茶盅面直径为8cm,高2.6cm,也敞口;如瓷质的则茶盅只为2.8cm高,其余鼓高宽及盅口 宽度均与陶质一样;潮州生产的瓷质茶盅与饶平新丰生产的茶盅一样,均系白瓷,其壁薄如纸,几可见云透光,盅壁弧度浅,敞口,口沿直,或略带飞口,这种盅又称热天盅。而陶质的则较厚些,口子也较钝,盅壁弧度较大,略带收口,这种又称寒天盅,刚好与福建出土的一模一样。 通常的规律是:陪葬品是死者生前喜欢使用的心爱物品。那么,这种工夫茶具(暂作这样称呼它),是不是死者生前作为冲饮工夫茶之用,就有它的一定可能性。 众说纷纪,认为始于宋代者众 潮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