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茶始祖正山小种历史成因初探
发布时间 2013-05-16 浏览 53357 次
挽回损失,采取易燃松木加温烘干,形成特有的一股浓醇的松香味,既桂圆干味。口感受极好,有特色,稍加筛分制作即装篓上市,得到海内外消费者喜爱,由此产生“正山小种”红茶又称桐木关小种。

江氏、梁氏制作“正山小种”红茶繁荣至清代,而后由于战乱等因素使得“正山小种”红茶一度走向萧条,在历代把关小种红茶品质及制作工艺的江氏;传至近代江润梅( 字福熙,系笔者祖父)时,于40年代与当代茶圣吴觉农和茶叶泰斗张天福一度想方设法繁荣“正山小种”红茶为此付出了努力,使“正山小种”红茶得以延续至今……

“正山小种”红茶在五口通商前被称之为武夷茶叶,“WuYi Bohea”既“正山小种”。均由山西商人转运经营,(见现山西省常氏庄园,他们就是经营武夷茶叶的代表。)他们将“正山小种”往陆地输往欧洲国家,其路线为:从桐木关出江西铅山河口下九江至现武汉往北到天津或大同从内蒙进入前苏联再到鹿特丹的欧洲大陆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