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产业联盟兰晓华谈中国茶的品牌胜经
发布时间 2013-06-14 浏览 5072 次
业要什么样的“品牌”,应该走“同仁堂”、“肯德基”、“天福”、“张一元”、"八马茶业"、“吴裕泰”之路,在于树立茶店、茶庄品牌,而非实物品牌。之所以不适合拥有产品品牌,实践证明,某茶叶的“国际化品牌包装努力”以失败而告终,损失数千万元;“更香”的卖点是“有机茶”,是“健康”、“环保”两大主题。盲目地与对手比较,模仿其营销模式,会白白浪费自己的优势资源,而处于被动。我们需要的国际化是经营理念,还是管理形式,是民族的文化,是产品的特征化。

兰晓华教授在发言中指出 “同仁堂”的成功可供借鉴,近几年以20%的速度增长,年销售40多亿元,拥有境内外两家具市公司,海内外340多家分店,2002年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中药材与茶叶相似,品目繁多,需求不一,以感官审评为主,质地不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果将各个中药材分别标上不同的品牌,那么这样的品牌运营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