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史料:解放初期的六堡茶生产情况
发布时间 2013-07-10 浏览 8188 次
有80多粒籽,每亩用80至100斤茶果。头两年同时间种木薯,幼苗长出时,一丛8至10株,因阳光空气不足,以后逐步萎缩枯死,仅剩一两株,平均高度60至80公分,第三年可收茶。茶园坡度大,在30度以上,有的达60至70度,无梯形,排水沟也很少,仅在四周挖一条水沟,使水不流入茶园。茶树成长以后因不再施肥,不剪枝修整,也不进行病虫害防治,茶园普遍逐步老化,产量低,每亩平均仅出产30斤茶叶

“毛茶采制”章节中介绍了茶叶采摘、炒制、揉捻、烘干等环节的工艺。每年农历三月底可采头遍茶,当时茶农缺乏科学的指导,“采摘时不论芽叶的多少,也不管新枝的长短,凡今年新出枝叶,一起采光。”因采摘过度,导致产量下降。茶农采茶一般“天光上山,日暮而归,晚归后,炒至半夜,做完为止。”炒制,一般用锅头炒青,每次放四五斤生叶,炒二分钟。有的为避免锅破烂,用蒸气杀青。揉捻时用脚,在大?箕内揉。揉好后堆积至翌日,晒至半干。老叶则堆放很久,有堆放两日,使其变黑。天气好用太阳晒干,雨天则用明火烘干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