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摩崖石刻中的“武夷茶”
发布时间 2013-07-22 浏览 6762 次
枪”比喻茶叶),按“五十年来盛行于世”推算,也就是说“大红袍”在清乾隆年间就名扬天下了。再者,有明成祖的心腹胡潆《夜宿天心》一诗为证:“云浮山际掩禅院,月涌天心透客居。幽径不寒林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夜宿天心寺,彻夜品饮“大红袍”的情形。足以证明,尚在明初天心寺僧人就有“大红袍”茶叶了。

还有就是时常被人读作“晚甘居”的“晚甘侯”这方石刻。武夷岩茶传说于汉,见载于唐。唐文宗大中乙亥(855年)进士,曾任职方员外郎、上柱国等职的孙樵,在《送茶与焦刑部书》中说:“晚甘侯十五人,遣待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将产于“丹山碧水之乡”的武夷茶拟人化为“晚甘侯”,意为晚节高尚完美的公侯。后人将“晚甘侯”三字镌于武夷九龙窠之岩壁。有人误念为“晚甘居”,也算是平添小趣。

在“晚甘侯”石刻的旁边,是宋代范仲淹所写《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的前四句:“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