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收益超余额宝的安化黑
下一主题:茶博会价值80万的清末
秋天的茶树,虽已褪去春夏的盎然,但仍撑着墨绿油润的叶片在伸出的虬枝上微微摆动。尖尖的厚厚的叶片,拥抱着紫绿的嫩芽,在一缕一缕的阳光里折射出宝石一样的亮光。
这就是“山涯水畔,不种自生”的野生茶,这就是典籍里见到的高山“竹叶茶”。
现代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先生在他的《安化黑茶》中说:“凡高燥之山地,既常接受日光之温热,而云雾不时荫蔽,茶叶所吸收之水分又多,气象因子既良,所产之茶,品质亦特佳,俗称‘高山茶’也;如资江南北之辰山芙蓉山……一带所产,叶狭面长,宛如柳叶,故有‘竹叶茶’之称。叶片嫩者薄,老者厚,呈乌油色,梗黄,水质枣红,每碗泡水四五次,犹不减色。”
经不起诱惑的我,摘下一枝壮旺的嫩芽放进嘴里,顿感一股醇美的茶味沁人心脾。茶叶固有的苦涩味过后,便涌出一股淡淡的甜味来,越嚼越甜,越嚼越香,驱走了我的疲劳,也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