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中国茶里的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 2011-07-02 浏览 4787 次
是地道的、好的、真的。

  生产者与消费者都信息不通,中国的茶市场能好吗?

  一是假货太多。举个例子,什么是碧螺春茶,正宗的叫“洞庭碧螺春”,只是苏州太湖里的东山、西山两个乡镇范围内的茶,而且是清明时节的一芽一叶,以后的叶子,当地人就叫“炒青”了,当一般茶喝了。大约2万多亩地,产量200多吨,其中碧螺春只100多吨。但是,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碧螺春是用福建、四川、贵州的茶叶生产的。用苏州人自己的说法,苏州市场上的碧螺春也80%以上是假的,何况北京等地呢。

  二是有名茶无名牌。中国自古以来有太多的名茶,以及关于名茶的许多好听的故事。茶叶界有句话,叫“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据说中国的名茶有1000种以上。但是,一般的喝茶人,谁知道几个茶的品牌。勐海茶厂的“大益”牌是名牌,这几年普洱茶又这么热,又有多少人知道呢。黄山毛峰中的“漕溪”牌是名牌,一般百姓谁也不知。

  三是产量大、产值小。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