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红茶初制工艺初探
发布时间 2011-07-09 浏览 12233 次
酵匾或框洗净,然后将揉好的一、二、三号茶分批分别摊在框内进行发酵。摊叶厚度4~1O厘米(一号茶4厘米,二号茶6-8厘米,三号茶8-10厘米),一般掌握细嫩茶宜薄。粗老茶宜厚,春茶宜厚,夏秋茶宜薄。摊凉时不必加压,发酵中不需翻拌,保持疏松通气,一般发酵时间春茶3至5个小时,夏秋茶l至2个小时。

  3.4 发酵适度的鉴定

  正确而适时地掌握发酵的程度,是形成红茶品质的重要关键。

  感官鉴定:发酵适度的特征是叶色基本上变为铜红色,青气消失,发出浓厚的苹果香气,叶脉及汁液泛红。颜色深浅随季节和鲜叶老嫩而略有差异,春茶及嫩叶一般红中透黄,呈新铜红色,夏秋茶及老叶呈紫铜色。

  春茶气温低,发酵必须充分,夏秋气温高。发酵叶有70%泛红即可上烘,因在干燥的前一阶段发酵仍继续进行,如果待发酵充足时才干燥,则往往造成发酵过度。

  4、干 燥

  干燥是红茶初制的最后一道工序。干燥技术适当。可以巩固和发展前几个工序的优点。提高成茶品质。若技术不当将使前功尽弃。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