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破茧的“茶中仙子”
发布时间 2011-07-11 浏览 5382 次
、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在国内,知道政和白茶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说到这个,政和县茶叶总站站长周师清略显无奈。长期外销,不仅让政和白茶在国内失去了和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相抗衡的地位和实力,更让政和的茶企业淡忘了品牌之于企业的重要。

以前出口的茶业都是用白板箱包装,没有厂名、商标,甚至连产地都没有,销售渠道完全掌握在经销商手里,尽管市场上茶价不菲,但卖给经销商的价格却一路下跌,最高价格每公斤不到600元。“没有品牌,我们只能做人家的原料加工生产基地。”政和瑞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步贵认为必须改变现状。

据了解,在政和县80多家茶业企业里,注册的茶叶商标只有17个,其中仅有2个获得“闽北知名商标”。所产的茶叶90%以上都属于贴牌加工,厂家根本无权根据市场终端实际售价决定出口价格。

外销不需要好茶!这一潜规则让许多企业乏于在技术创新、科技投入上下功夫。以至于政和的茶企业长期不用更新机械设备,产品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要,陈旧的制作工艺更是严重制约了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