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历史上的中蒙俄茶
下一主题:中国最古老的三座茶山
唐代至中华民国,西双版纳茶树种植模式,从历史资料和对现存古老茶园的研究,属于顺山坡、满天星式的种植,有采种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据省茶科所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调查资料记载:“挖塘,塘距5~6尺,塘深3~4寸,把刚采下的茶籽带壳种下,去壳也有之”。又据《勐腊县志》引《镇越县新志稿》记载:“茶树栽培,茶农于立春后,茶秧出土成长至四、五寸高之时,即可移植;株间距四尺,茶秧四周遍插竹签以护”。这种“满天星”模式的茶园,每亩种植400~600株,是茶叶专业化生产发展漫长的一个历史阶段。
民国27年(1938),云南思普区茶业试验场二分场在车里南糯山(今勐海县辖区)建立,引进我国东南一带“茶树等高条植技术”,开辟茶园种茶10万余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