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黔茶”要找准“金钥匙”
发布时间 2011-07-12 浏览 27830 次
准化、清洁化和现代化的茶业发展之路。”

纵览贵州茶叶发展史,人们不难看到,建国以来,贵州茶叶错过了两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第一个机遇期是上世纪50、60年代。此时,贵州一批国营茶场,如湄潭的永兴万亩茶场、安顺的山京茶场、贵阳的羊艾茶场等30余家不同规模的国营茶场,奠定了贵州茶叶发展的基础。“上世纪70、80年代中期,以“黔绿”为代表的贵州绿茶,曾畅销全国,出口欧洲、东南亚、日本等国,贵州省茶叶协会副秘书长莫荣桂先生谈及“黔绿”品牌时仍兴奋不已。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黔绿”品牌的知名度提升,一些不法分子掺假、制假,严重影响了贵州茶叶声誉,安顺“假茶叶”事件就是这一时期的痛心一例。80年代中期,国家对茶叶不再实行统购统销。一大批国营茶场在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的阵痛中,纷纷改制。“黔绿”这一颇有知名度的品牌,在与国内其它茶叶品牌竞争中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