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茶贴牌的“阵痛”
发布时间 2011-07-13 浏览 5134 次
正的绿色产品,泡5至6道还有余香,而省外茶叶只能泡3至4次。他说,贵州茶叶制成的“碧螺春”对正宗“碧螺春”的冲击很大,很多知情人都指名要“贵州碧螺春”,他的货往往一到就被抢购一空。据廖金泰透露,由于做贵州茶利润大,浙江、江苏等地来贵州的茶商人数年年看涨。据他所知,2004来贵州加工“碧螺春”的浙江人就有300多,比去年增加了1倍。

   廖金泰与凤冈仙人岭茶厂厂长孙德礼都收购田坝一带茶农的上好茶青作原料。廖金泰在收购时非常仔细,亲自督促茶农把稍大的叶片掰掉,每公斤茶青出价为48元。在他的技术指导下,利用该厂的设备和工人加工1公斤“碧螺春”还用不到4公斤茶青,付孙德礼加工费30元。孙德礼收购茶青每公斤出价40元,加工1公斤“仙人岭翠芽”需茶青5公斤,加上设备折旧和工人工资,每公斤“仙人岭翠芽”的成本比廖金泰的“碧螺春”稍高。据孙德礼介绍,“仙人岭翠芽”主要在贵阳、遵义销售,每公斤售价360元。记者问廖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