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珍的紫砂经
发布时间 2011-07-14 浏览 7737 次
在长居北京,仍然坚持紫砂壶的创作。由宜兴用卡车运来紫砂泥料,泡水、滤浆,装到布袋里面,重新手工捶泥。周桂珍对制壶情有独钟,认为玩泥就是她的生活。6月的一个夏日,我们造访了她在通州的寓所,且让我们来听听她的紫砂经。

  宜兴自古以来产茶,紫砂壶的盛行,与此有着源生关系。虽然我国其它地方也发现有紫砂泥,但不是砂性太大,没有黏性,就是虽有黏性,但又不是紫砂。唯宜兴紫砂泥,烧出来的器具颜色好,功能好,工艺独到,兼具实用价值和工艺价值。

  现在宜兴紫砂泥越来越少,为获得上等的紫砂泥,采矿工人曾深挖至500米的地下,考虑到安全问题,后来宜兴政府把矿井封了。或许有人会问,现在的紫砂泥是哪儿来的?

  据周桂珍介绍,很多人很早就开始囤紫砂泥,“我们也准备的比较早,在封井以前,只要发现好的紫砂泥料,就都会储存一点。紫砂壶的制作用量也不是太大,足够一直做下去。但是紫砂泥的质量也不一样,就像我们吃的大米,一块五一斤的不能跟四块的比。紫砂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它的可塑性、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