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产业之路 振黔茶雄风
发布时间 2011-07-18 浏览 4699 次
有率不大,主要原因是茶企业市场观念不足,开拓市场意识不强,打造茶叶品牌的力度不够。另外,贵州茶产量低也是一个原因。市场上到处都能看到浙江的“西湖龙井”、福建的“铁观音”、江苏的“碧螺春”、云南的“普洱茶”等,贵阳一些酒店推销的大多也是外省茶,客人们点着要喝贵州茶时,往往回答是本店缺货云云。

  据统计,目前贵州茶园面积已超过140万亩,但除了湄潭、凤冈、都匀几个县市茶叶产量较高外,其他县产量较低。一些人认为:茶叶不愁销路,光本地消费都不够,还用得着开拓外地市场?

  贵州省茶协秘书长王亚兰说,贵州茶不仅属于高品质绿茶,而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相当大。如果不占有更多的市场,贵州茶就无法拓展生存空间。

  要改变卖原料的局面,贵州茶叶还要面临一道道坎。省农业厅副厅长胡继承分析:一是总体规模小,导致产业无法升级换代;二是产业发展散、乱、小问题较为突出。全省80余个县(市、区)几乎县县产茶,但大部分县规模只有几千亩,甚至不到千亩,只有屈指可数几个县的规模在3万亩以上;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