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间人,同时称凤年、葆年为“嘉庆至道光间人”。我认为,在清代,一般亲生兄妹间的年龄差距不可能拉得太大。初考,彭年的最早爱茶网(aichaw.com)提供信息一件“曼生井栏提梁壶”有铭:“左供水右供酒……壬申之秋阿曼陀室铭。”壬申为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按其在25岁时所作,则推其生辰年为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前后,最迟的彭年壶有铭:“甲辰九月瞿子冶刻”款,为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0年),按其高寿七十,约卒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假设兄妹间年龄差约十岁左右,则小弟葆华也该于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前后,弟妹的卒年可能到咸丰晚年。
初考结论:杨彭年兄妹约为乾隆后期至咸丰间人。
五、惠孟臣和惠逸公
鲍文称惠孟臣“崇祯至清康熙间人”。考其最早的一件梨皮小壶,壶底镌:“大明天启丁卯孟臣制。”最晚的是康熙十九年(上有‘庚申秋月孟臣仿古’款)。根据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假设为孟臣25岁,则惠孟臣约生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前后,按享年七十岁左右,约卒于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