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品质形成与传统工艺的传承及地理环境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11-07-25 浏览 8148 次
这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其生产方法、工艺较为原始,依旧是以全凭人们的经验一代代的相传,沿用的是手工操作或以家庭的小作坊进行生产。

第二阶段:是以新中国成立以后,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其生产加工工艺脱离了原始的方式,即从家庭作坊转入了工业化的大生产时期。尤其,自1953年梧州茶厂成立以后,开山辟地建立工业化的加工厂,组织规模生产,用机械或半机械来代替手工操作从毛茶进厂开始筛分、选料、拼堆、出蒸、渥堆、复蒸、装篓以至入仓陈化,应用科学的手段按一系列的工艺流程组织生产,包装成品或出口。这是进入了一个反复实验改革工艺流程的改良期。

记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六堡茶在出口东南亚市场中,遭受国际市场假冒伪劣商品的冲击,特别是越南、泰国、缅甸等国青茶在香港充塞市场,严重地威胁到我区的六堡茶的生产和出口,面对这种局面,梧州茶厂的全体职工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困难情况下,为多、快、好、省地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六堡茶,许多科学人员,日以继夜地进行发酵实验,在原来的传统工艺上,不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