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壶鉴别真伪要抓住要点
发布时间 2011-07-27 浏览 8182 次
的外表用极细的砂纸打磨,然后将壶放入浓深的茶汤中又浸又煮,让茶渍融蚀,或打蜡上油,速成“包浆”。有经验的紫砂壶收藏者见到这样的壶,便会感到其外表多少有些不自然,光泽发贼、发浮、发愣。这样的壶有时因“包浆”不均匀,弄“花”了,显得脏脏乎乎,让人看了感到烦躁。如果置于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壶身,还能找到打磨的刮痕。这样的壶还往往有一种霉馊味,细细嗅辨即可识破。用手抚摩,感觉发涩,不像真包浆那么滑润爽适。此外,速成的“包浆”一刷就掉,而真正的老包浆已与壶身融为一体,附着性极强,用清洁剂反复清洗也难以擦掉。

  第四,要注意观察题款与用印。早期的紫砂壶多无款,明代后期才出现款识。紫砂壶大多为民窑产品,落款随意性极大。具体到每个人,早年与晚年的款识又有很大变化,极少有陶工一生只用一两枚印章的。早期紫砂壶实物以及记载其款识的文献资料极少,款识又这样混乱,几乎没有标准器款识来比较和印证其它款识,这样就给早期紫砂壶鉴别带来很大的困难了,致使购壶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