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宜兴紫砂陶刻是如何兴
下一主题:明代紫砂壶:紫砂壶刨
民国年间,由于军阀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外提高进口限制,因宜兴紫砂器关税等诸多因素,花盆生产外销产量连年下降直至停止。新中国成立以来,宜兴紫砂得到了长足发展。1954年蜀山陶业合作社紫砂工场在恢复紫砂壶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紫砂花盆的生产,一批从民国时期走过来的前辈艺人任淦庭(陶刻名家)、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陈福渊、施福生、谈尧坤、蒋蓉等,为推动紫砂壶、盆的发展而呕心沥血,以老带新培养出徐汉棠、徐秀棠、顾绍培、谭泉海、鲍志强、何道洪、周尊严等一大批既能制壶盆、又能擅陶刻的优秀青年陶艺家现多为大师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为繁荣紫砂盆创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