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紫砂壶:紫砂壶刨根溯源
发布时间 2011-06-13 浏览 8783 次
o;壶中妙手称三大”。

  时大彬,号少山,据载其祖父是宋代尚书,可谓出身官宦,家学渊源;他的父亲被认为是紫砂壶草创期“四名家”中的时鹏,所以精技家传;而时大彬本人呢又是尽得供春真传的师门翘楚。这样的背景和条件真是千里挑一,他本人也不负众望,对紫砂的泥色、形制、技法、铭刻都炉火纯青,更有创进,成为紫砂壶历史上不得不说的一个人物。但是由于时大彬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如意的作品大多被毁,所以流传于世的壶寥寥无几,现在只能去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香港艺术馆和美国三藩市亚洲艺术馆等地方观览,而且真伪有的还不好说。时大彬早期继承乐供春的制壶风格,以大壶为主,在“游娄东,闻陈眉公与琅环、太原诸公品茶之论”之后,应文人士大夫的需要改制小壶,并且大受欢迎,他本人也交接公卿,技艺日益精进,使得当时凡是做紫砂壶的人都身价倍增。而当时已经成为中国瓷器制造中心的景德镇所造茶壶沦为爱茶人之不齿。时大彬的壶特点是采用粗砂,烧成之后珠粒隐现、银光闪点、糓皱周身,胎质匀净古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