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贵州绿茶打动韩国客
下一主题:全面提升茶产业发展水
就在叶老板发愁之际,湄潭县政府也在思考着,如何引导产业分工和升级,如何恰当地布下一个棋子,即把全县第一个茶青市场建在哪里?经过反复权衡,选定了盛兴公司所在的湄江镇金花村。市场于2005年2月建成后,两个乡镇3个村的茶农采了茶青,半小时内就能赶到市场出售。一两年后,一些小型作坊主就算了账:自己加工所得,与直接出售茶青相比,效益不相上下,即或略高一点,但把自家所用工时也折算成钱,就远低于卖青。算来算去,他们就主动退出了加工环节,转而专门从事茶园的种管采。另一方面,企业因为能够买到较为充足的茶青,加上自办茶园难以请到民工,也就主动退出了办基地盘茶园的环节,转而一门心思地从事加工和销售。于是,茶产业的社会化分工,就在看得见的手——政府引导、看不见的手——市场规律的作用下,悄无声息地形成了,农户和企业都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各得其所,皆大欢喜。目前,遵义市已在茶区建起了100多个茶青市场。一些企业还将加工厂搬到了茶叶主产区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