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购藏紫砂说选壶
下一主题:全手工壶和半手工壶的
其四,盖钮为如意状模样,旋纹相对称,凹凸面较为随意,表现古人吉祥平安符号,这在羊角山出土紫砂残器中似曾相见。
其五,表面处理。壶整体光洁平整,底线清晰,制作较细,除表面有茶痕茶斑以外,余均圆整,细部处理粗糙,口颈下手指勒压,用毛布勒修,提梁周围有工具加工留下的痕迹。
其六,内部处理。底平整,围片后没作任何修饰。身筒围片粘接处在流的一面(俗称接头),口颈处没有竹刀等工具处理痕迹,口颈部上显见隙痕,流孔处理不干净。
其七,款式。未见竹刻或其他款式,也未见壶盖上有任何款识。
其八,壶身通体没有明显的喷射状釉斑(俗称飞釉),只有少数釉点呈黑亮状。
与“吴径墓提梁壶”的比较
为正确断代,辩识其壶的制作年代,试将该壶与明早期的“吴径墓提梁壶”作一番比较。
一九六六年,在南京南郊中华门外马家山大定坊油坊桥,发掘了明代司礼太监吴径墓,出土有一件完整的海棠形“提梁紫砂壶”。根据同出土的墓志记载,为明嘉靖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