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早期《如意钮提梁紫砂壶》的辨识
发布时间 2011-08-11 浏览 10153 次
色。”与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记载相符,较羊角山紫砂壶胎质较细。

三、壶流对比。“羊角山出土紫砂壶”的流大多从瓷器壶流式模仿转化而来,呈短、笨、粗糙、日用等特点。《如意钮提梁紫砂壶》的流式虽为三弯式,也极有可能是从瓷器壶流式的模仿转化而来,呈挺、直、长,有力等特点。

四、壶把对比。“羊角山出土紫砂壶”的把式有单条、双条,提梁等几种。《如意钮提梁紫砂壶》的把式为单条提梁,具有壶的特征,与其后提梁把壶器毫无差别。

五、壶身对比。“羊角山出土紫砂壶”的壶身有高有矮、或上下大小相等,或上大下小圆锥形,普遍底较小,身大于底,口径也有高颈,矮颈之分。《如意钮提梁紫砂壶》的壶身虽肚大腹小,但底与身也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口颈却是嵌盖形,圆珠形,呈平缓状。

其他没有明显区别的特征。

结论

通过将《如意钮提梁紫砂壶》与“吴径墓提梁壶”的比较及“羊角山出土紫砂壶”残器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