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湖南黑茶:依然神秘的
下一主题:黑茶初制中主要酶类变
湖南安化,2010年12月19日,一百多年的老茶壶。俯身从木桶中的茶壶倒出一碗水时,似乎突然与旧日在此停歇的茶农有了交集。颓败的永兴茶亭已改名为东风亭,最后一位守茶亭老人熊代科已85岁,只有古樟树兀自站立,青石板路隐约伸向山谷,当然,仅是断章。
然而,这是黑茶真正的起点。
石板路为乾隆年间修建,有碑记载。沿此路,上可至高马二溪,不远处则抵达资水边的江南镇。茶亭沿路分布,“江南茶厂会免费送花卷茶”,供人饮用。
永锡桥的桥头,同样留存着古老的茶亭。这样的路以及茶亭、廊桥,在安化比比皆是。“廊桥可考的有240多座。”
“北宋政权于1088年在资水北岸建立博易场(安化县志称茶场)”,此时距安化建县不过15年,可见这是因茶而兴的所在,这个89.1%全是山地的地方,3000米以上溪流296条,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到处是茶。自此无数因茶而起的路,翻山、跨溪,抵达资水边。下梅山安化如此,上梅山新化亦如此。2010年12月21日,新化炉观茶叶研究所所长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