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连锁品牌加盟如何盈利
下一主题:深圳茶叶零售“主攻”
参会的政府官员、产业老总纷纷寻找黔茶叫好不叫座的原因,问题很多,但是最终归结起来,就是贵州茶叶在销售的市场终端失去了身影,从而少了竞争力和话语权。
据了解,由于没有形成专门的市场,贵州绿茶的流通渠道无外乎以下几种:一是高端茶青,大多数被外地老板买走,冒充西湖龙井,少部分被喜欢茶叶的专业人士买走,再有部分被人购买当成礼品送人,这样下来,贵州高端绿茶在省外市场上能以贵州身份出现的,就寥寥无几了。而在低端茶叶中,由于缺少品牌和影响,基本被做成茶饼低价出口,或者内部消化,同样在省外市场难觅踪影。
在王先俊看来,在福建的铁观音中,给人的印象就是都以“安溪铁观音”的身份出现,云南茶也是以“云南普洱”出现,标识比较清晰和明确。而贵州绿茶,在市场上出现时,就显得特别杂,在省内评选的十大名茶,在外省市场中以“毛尖”、“翠芽”等上十种名目出现,很难像外省茶叶一样,出现“贵州”“绿茶”等对应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