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武夷岩茶崛起之谜
下一主题:武夷岩茶简介
五代闽国、福建“佛教独盛一时”。凡寺庙都有“奠茶”或“供佛茶”。唐代僧人不仅以茶供佛还以茶参禅,以茶释经,以茶招待施主香客及以茶应酬文人,办茶会、设茶宴、行茶礼、写茶诗,甚至著茶书,提出佛理与茶德的主张。广大僧侣在每天完成佛事之后,进行劳作的必是亲身种茶,精心研究制茶技术,从而大大丰富了唐宋时期的武夷茶文化。当时武夷的扣冰古佛,释名藻光,武夷山吴屯人,少年出家,夏则衣褚,冬则扣冰沐浴,以冰烹茗,于荆棘蛮中坐禅,静悟“吃茶去”佛理,其佛理,深得茶禅一味的真谛。武夷瑞岩寺庙前有一对联“冰壶影,鼓澄怀,刹那矛山映瑞岩”。扣冰和尚的行状载入佛典(《五灯会元》)。品茶大师出自佛家寺庙,说明茶与佛有着某种密不可割的联系。
茶具有醒脑,却睡的功能,现代茶叶化学分析表明,茶叶含有化学成份达300多种,既有营养成份,又有药物成份。饮茶的功能早就引起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