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大茶道类型的形成
发布时间 2011-09-23 浏览 6518 次
识不同水质对茶汤质量影响,不同沸水程度对茶汤质量的影响,不同产地茶碗对茶汤汤色的影响等。这些均体现了陆羽穷究天地奥秘的执着追求精神。陆羽对茶学、茶事各方面的深入探索与宣传,为茶艺类茶道和风雅类茶道的形成尊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使它们具有了科学性与合理性。

根据茶汤品质命茶类的茶道思想

《茶经》“五之煮”载:“其味甘, 也,不甘而苦, 也;啜苦咽甘,茶也”,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有此光辉而灿烂的一页,令人油然而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敬仰之情。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倡导“以人为本”,提倡人文精神的现代社会,至今仍然缺少依据茶汤品质类别而分别命名的产品。依据茶汤质量分门别类地引导人们重视茶叶的炙焙、煎煮、沏泡、冲点、品饮技艺,为茶艺类茶道思想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陆羽《茶经》中的哲学意蕴与人文精神

陆羽《茶经》“三之造”中“伊公羹、陆氏茶”及金木水火土王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内涵,揭示了中国文人雅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以及朴素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陆羽以“陆氏茶”喻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