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紫砂壶商号(一)
发布时间 2011-10-04 浏览 9501 次
。窑户可以与顾客直接交易,而无需通过“牙行”。但价格以“银两”同一规定,所谓“银两”,即什么壶价目为几斤几两,这样定价,可以跟着物价的波动调整斤两的价格。产品除直接销售给来宜兴的苏北帮、安庆帮、山东帮和通过无锡江尖嘴的陶器行中转销售外,窑户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又向贸易化经营方式发展,在本地和上海及苏浙皖各大码头,甚至到国外去开行设店。

清末宣统二年(1910),在南京举办了我国“南洋第一次劝业会”,其宗旨是为奖励农工,振兴实业。宜兴阳羡陶业公司的紫砂陶器获奖。

1912年前后,宜兴芳桥开明人士周文伯(闻名物理学家周培源的父亲)提倡实业,创办“利用陶业公司”,聘任宜兴川埠上袁村的前秀气才邵咏常为经理,并在上海、天津等地开设公店,扩大经营业务。1915年该公司的一批紫砂产品,包括程寿珍作的“掇球壶”,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获头等奖。参加该赛会的紫砂壶有署“潜陶”的铭文。该公司于1921年景立&ldq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