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砂陶艺创作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 2011-10-13 浏览 10129 次
以新的形象,注入新的生命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早在明代,紫砂大家时大彬就很重视与文化人的结合,他在后期被文人相邀游历了娄东(今上海松江),与众多嗜茶文人学士亲密接触,例改制小壶,壶艺风格为之一变。到了清代嘉道间著名金石书画家陈曼生与名工扬彭年配合,曼生亲自设计十八种壶式,交扬氏亲手制作,曼生在扬氏所制的坯上镌刻书画,并署“陈曼陀宝”款,从此开创了金石镌刻、书画艺术与紫砂壶艺和谐结合的新格调,而获得了“字随壶传,壶随字贵”,“名工名士、相得益彰”的崇高赞誉。

近现代,在紫砂壶艺中多有文人参与紫砂,而出现了“名人名品”,紫砂佳作不绝问世。如顾景舟与刘海粟、唐云,王寅春与亚明,汪寅仙与张守智……。中央工艺美术院的杨永善教授曾说过一句话:“紫砂陶实际上是热衷文化的艺人与热爱工艺的文人共同创造的”。这是很精辟而独到的见解。

我在紫砂壶艺的创作过程中,也很重视与书画家和文化人的结合,与他们亲密合作,如和学者王敬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