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上好岩茶制作的关键
发布时间 2011-06-15 浏览 36344 次
较大差异开采期迟早或采摘标准不同,新梢中内含成份差异很大,势必影响成茶品质。开采太早或采摘太嫩,新梢中多酚类、咖啡碱、含氮化合物、粗蛋白等成份含量较高,但醚浸出物含量低,且原料太嫩,不易加工,易死青,叶易碎,制出的岩茶条索紧细, 色泽红褐灰暗,苦涩味重,香气低。相反,开采太迟或采摘粗老,新梢中含较高的醚浸出物,但其它内含物都明显减少,原料粗老影响岩茶条索且滋味淡薄,香气粗短,也不合岩茶要求。

岩茶初制技术与品质的关系

岩茶初制技术精湛考究, 有传统手工制法和机械制法两种。当前极品岩茶仍沿用传统手工制法。其工序是,晒青一凉春一摇青(做手)一炒青一初揉一复炒一复揉一毛火一扇簸一摊凉一拣剔一足火一炖火等十三道工序。机械制茶工序为。萎凋一做青一炒青一揉捻一毛火一足火等六道工序。下面着重探讨传统手工制法对岩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1)晒青工艺是形成岩茶香、味的基础。晒青或萎凋是利用日光能或加温热能迅速提高叶温, 蒸发水分, 增强酶的活性,促进大分子化合物的分解转化和破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