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建立茶界新闻到发言人
下一主题:普洱市举行茶文化与科
滥用“古树茶”作为包装,很多时候并没有给商品带来附加值。如果说商品的假冒伪劣是为了以次充好获得高价,云南的商人在这里表情得“与众不同”,好像写的“古树茶”只是一种销售上吸引眼球的字眼,卖的,还是非古树茶的价。并不是说他们不要钱,也许是不成熟的商业技巧,取巧,只取了一半,反显拙了。有时,横横心,倒宁愿得到一种高手段的谎言,换得心里的舒服,也不愿去听一个破绽的谎言。这是无奈的话,还是厌恶说谎的。
貌似得益的作法,亏得多大?首先,消费者心里的抗拒,普洱茶太复杂了,搞不懂,不懂就少买点,尝一下就可以,或者买点低价的。其实,真正古树茶被压在脚下。除了极个别发烧友、行内的识得古树茶,很多人也分不清是否真正古树茶,商家的引导很多时候是太可靠的,要不,有时间琢磨了再买,要不算了,不买了,或买了写了标“古树茶”的低价茶,喝了,哦,原来古树茶不过如此,问题就引到第三个了。第三,对整个普洱茶行业信心的减弱。培养普洱茶群里,这两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