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历史源流及工艺演变
发布时间 2011-11-26 浏览 12016 次
二盖20%,里茶70%。心脏形的紧茶第个重7.6两(237.5g)头盖、二盖和里茶各占1/3。饼茶为沱茶的副产品,每饼重1.6两(50g),谷花20.5%,春尖21.2%,春尾58.3%。蒸揉时按配料准确称重,一层一层放入蒸甑,好茶放在最外层,用蒸汽蒸汽蒸软后,装入三角布袋,按需要揉成大小圆扁不同的形状,然后放置在干燥之处,风干即成。沱茶五个一筒,外包箬叶,用细藤、篾扎好,装进篾篓,捆紧。第28筒为一篓,净重70市斤,两篓为一驼。紧茶7个成一筒,18筒装一竹篮,每篮净重60市斤,两篮为一驮。

这种制法一直沿用到今,仍为部分普洱茶的生产厂家所采用,但随着现代制茶机械的发展,对生产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一些生产规模较大的厂家的生产要求,现大部分生产厂家开始采用机械加工代替了人工生产。但现代制茶机械是否适合用于加工古拙朴质的普洱茶?这样的制成的“普洱茶”是否能越陈越香?仍存在一些争议。

六、新形势下的普洱茶

“1973年以前,广东口岸用云南晒青毛茶混合本地茶、越南青茶制成“普洱散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