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华初说,今年爆炒的翡翠,以绿色、紫色等最为珍贵,不少人在材质和颜色上造假。翡翠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级是纯天然,没有经过加工的,价值最高。不少人就通过草酸等浸泡掉杂质,此时杂质较多的低等级翡翠就能“摇身一变”成A级。另外,还有些人通过染色,将同是其他颜色的翡翠,染成好卖的绿色等。此外,还有油炸等多种造假方式。
瓷器方面,最近有一些人打着海捞瓷的名号骗人。蔡华初说,前段时间鉴定的假海捞瓷,都是现代的高仿品。为了让藏家相信是海底捞出,造假人将盐水涂在瓷器上。对于一些精明的藏家,则用粘合剂粘上假的海藻,以此来骗人。
收藏家姜小平也说,近年来热炒的老电影海报、文革时期的大字报、重大事件的报纸号外等,是赝品的集中地。最常见的造假方式是,用硫磺将现代的纸张熏成黄色,弄出沧桑感。实际上,老画报纸品粗糙,不光滑,细闻还有点霉味,这是现代纸张目前取代不了的。
湖北省收藏家协会介绍,馆藏文物的复制品是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这给了一些不法者可乘之机。他们不按规定附上复制说明书,而是“浑水摸鱼”,把复制品当真品卖。
势单力薄的武汉文物拍卖
不少武汉的藏家遗憾,武汉没有几家上档次的拍卖公司,能像北京、上海那样形成气候的春季拍卖、秋季拍卖就更少。不仅如此,谈起武汉现有的拍卖公司,不少藏家摇头:“太鱼龙混杂了。”
记者日前探访了几家拍卖公司,发现不少拍卖公司多藏身在写字楼,甚至居民楼内。
中拍国际相关人士介绍,正是武汉正规的文物拍卖公司缺乏,才吸引了他们来开发武汉市场。
武汉市拍卖行业协会秘书长李艳说,能拍卖文物的公司必须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拍卖许可证,武汉市有这种资格的拍卖公司只有2家。
没有文物拍卖许可证的公司拍卖古字画等,最终的结果是赝品多。李艳介绍,她所了解到的许多公司就是在打“擦边球”。他们没有许可证,只能拍卖一些现代书画艺术品,由于其升值空间并不高,这些拍卖公司就夹带着拍卖些古字画或瓷器。“可以说那些拍品大多是假的。”李艳说。
市民在仔细鉴赏拍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