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展览搜集由常玉、徐悲鸿、林风眠、关良、赵春翔以至朱沅芷等等大师的手笔,每帧均匠心独运,融汇中西合璧的精神,并展现各主要艺术风潮,大师作品齐聚一炉,为难得一见之展览。
常玉于1921年移居巴黎,其艺术风格独特,曾因此广备推崇,亦经历过寂寂无闻、一贫如洗的苦况。常氏仍不断试验新的艺术形式,其作品富官能刺激,《五裸体》为代表作之一。画中女像线条简洁,形态丰满,带有马蒂斯(Henri Matisse)的风格。常氏大胆呈现五名裸体女模,不加修饰,令当时保守的中国人社会哗然。右下方的猫儿躺在地上嬉戏,与笔触大胆的美女所表现的一派不经意相映成趣。
关良的作品贯彻东、西方美学。关氏曾留学东京,于1922年回国在上海教授艺术,并专注创作,名声籍甚。关氏的作品多描绘京剧人物,《石门》为其笔下罕有的风景画佳作。关氏尝试运用西方的材料、形态及技巧,于画中描绘传统的中国山水景致,同时运用野兽派生动的色彩配搭。
赵春翔一生致力创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现代画风。其游走台湾、西班牙和纽约,期间于六十年代接触抽象表现主义。赵氏于《玫瑰风暴》成功运用了帕洛克(Jackson Pollock)常用的技巧,笔触经过精心布局,却予人随意奔放之感。画中的圆形为赵氏常用的主题标记,其笔触重迭,风格源于中国书法。
朱德群于1955年抵达巴黎,其抽象画风亦随之萌芽。朱氏热爱中国诗歌,于当地受启发并创出具音律节奏的抽象缯画。1985年,朱氏乘火车途经瑞士阿尔卑斯山脉,惊叹其雄伟,继而创作《雪景——冬之回忆》。朱氏以中国书画笔法作其背景,与前景的现代抽象风格水雨交融,表现出大自然万籁俱寂的永恒,以及人类短促、澎湃的情感。
朱沅芷(1906-1963年),其创作于旧金山时期初期的作品《我的母亲在何处》,深受共色主义影响,并将此理论深化,提出自我立论。《我的母亲在何处》的前景为作者的自画像,画中人泪流满面,画家的乡愁与对未来的不安感表露无疑。
林风眠自幼学习传统水墨画,于二十岁前往巴黎艺术学院(Paris Art Academy)求学,期间深受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及北欧表现主义熏陶。林氏热爱京剧传统文化,期望将之表现于现代油画之中。《京剧人物:杨家女将──穆桂英挂帅》风格独特,画中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声色传神,于平面空间展现出不同的几何角度,甚有意趣。
郭柏川(1901-1974年), 生于台湾,于二十六岁前往日本学艺,并于1930年代到国立北平师范大学(National Peking Art School)执教。《紫禁城》创作于1946年,画中的红色炽热激昂,绿色苍翠生动,同时表现了紫禁城的权力以及柔和一面,反映作者对北京及其丰富历史的钟爱,却同时散发着浓厚的民族自尊与荣誉。
徐悲鸿深信现代艺术之道,在于透过观察日常生活的细节,在作品之中强调现实。蒋碧微为徐氏的初恋情人及妻子,其后徐氏为事业远赴日本、法国及柏林,两人最终仳离。此次推出的《蒋碧微画像》,创作于1925年,由画中人两颊嫣红尤胜蔷薇,以至木桌上的倒影,可见徐氏将现实中的每项细节一一呈现于这幅动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