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的空间组织形式
发布时间 2010-09-12 浏览 51668 次
受到园林建筑的影响。如明代造园专著《园冶》中所绘的波纹式栏杆图案,就出现在一件黄花梨透空后背架格上,透过正面和侧面层板间的壸门轮廓可以看见背面的波纹扇活,两种艺术化的平面图形在透视中发生关联,壸门券口如同舞台前景,为四方直角的层内空间界定出一个程式化的轮廓;透空的波纹扇活如同舞台背景,烘托出空幻和浪漫的气氛,相互映衬之下,一个诗意的立体空间构型产生了。在明式家具上,这种组织形式随处可见,空间与空间形成了类似文学作品中的对比、穿插、排比的关系,这些巧妙、和谐、多变的空间构成给人带来视觉享受和审美愉悦,从而引发丰富的联想。

  矩形空间在家具上的形成是线型构架的产物。凡事都有两个方面,线材构造在尽显其优点的同时,与生俱来地伴有视觉上的单调和结构上的不稳定。由于用材细小,构件连接面就小,加上四边形容易变形,所以这种构架本身的稳定性、牢固性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在主要构件的交接部位安装辅助构件,于是“牙子”应运而生。牙子可作各式造型,常见直牙子、壸门牙子和瞳堂肚牙子,虽是充当配角,但其作用不可低估。除了稳定、加固作用以外,牙子还能美化家具,它打破了主体构架在几何形态上的单调和呆板。毋庸置疑,牙子是家具的一个重要的造型手段,它虽无圈椅之委婉动人,亦无透雕靠背之赏心悦目,又无三弯腿之婀娜多姿,更无攒接围子之疏朗通透,但同样是家具的艺术语言,就好比文学作品中的副词和连词,不显要但很重要。

  “功能决定形式”是一切实用器具的工艺法则,明式家具也不例外。某些矩形空间的处理,比如椅、凳腿足之间,除了使用牙子,最常见的就是分割,先是用枨子分割,然后再用矮老或卡子花作进一步的分割,最后形成复合空间。这种分割的直接目的在于对不稳定的矩形结构进行加固,同时打破视觉单调,美化空间。原本不起眼的地方,由于牙子、枨子、矮老、卡子花等功能构件的力口人而活跃起来,而且这些构件本身都可以通过浮雕或透雕等手法加以装饰,最单调的空间转而成为最富于变化的空间。在明式家具上,让功能部件同时起到装饰作用乃常规做法,很少见有纯粹装饰而不具备任何实用功能的部件。从这一点来看,明式家具已经蕴含类似现代设计理念中的美学实用主义。

  “开光”是一种独特的空间处理方式,通过改变构件的形态来提升整体形象,多见于椅子的靠背板。在浮雕和透雕两种表现手法中,后者的视觉效果明显略胜一筹,或任其空敞,或透雕云纹、如意、瑞兽,以及动、植物花纹等吉祥图案,以点睛之笔引入和开拓空间。通过改善家具的空间组织形态,延伸、扩展和借用空间,产生通透、轻盈、空灵的艺术效果。

  既然可以像开光那样用减法来生成空间,优化造型,就可以用加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束腰”和“托腮”的设计、组合就属于这种空间组织形式,二者都来源于建筑台基中的须弥座。

  对于明式家具而言,束腰虽非装饰重点,却能影响全局。它通常光素无纹,偶尔也作浮雕或透雕开光,以示其高贵和典雅。凡束腰,必缩进安装,如腰之束带。它为造型而作,起陪衬作用,几无实用功能,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束腰,仅外形有别而已,并不妨碍家具的牢固和使用。外观上的收敛使得束腰很不起眼,但这不影响其重要性,内敛的形式既体现了文化特征上的含蓄,又突出了上、下相邻构件的轮廓。在束腰的衬托下,家具的比例更匀称、造型更优雅。

  托腮不像束腰那么常见,大多数有束腰的家具上并没有托腮,只有在工艺较为考究或者有特定造型规范的家具上才会出现。它比束腰更不起眼,却仍属于独立的造型优化构件,绝非微不足道。其价值亦通过束腰来体现,尤其是在高束腰家具上,托腮的运用可以消除束腰和牙条直接衔接而产生的单调和生硬,使局部线条丰富,轮廓柔和。

  束腰和托腮虽无多大实用价值,但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和造型手段,不仅增添了家具的视觉美感,还是明式家具在造型上追求完美表现的符号。 (《收藏家》)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