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大红袍“南茶北做”露马脚
发布时间 2010-09-18 浏览 49638 次
协会会长王贵卿说。

  据介绍,大红袍必须是根据特定的茶叶搭配用特定制作工艺才能做出,“尽管用一些生长在闽南的水仙和白芽齐兰做出来口感相似,但其内在特性差很多,加上大红袍储存也需特定条件,所以时间一到,这些‘南茶北做’的大红袍就露出了马脚”。

  游资开始撤离

  今年大红袍日子可能真的不太好过了。日前,一位带团来厦推销大红袍的武夷山茶商告诉记者,“现在大红袍产地价还很高,但已有部分游资撤出,大红袍在闽南地区的销售情况也变得令人担忧。”

  王贵卿说,游资的过度热炒,对茶叶产业的影响显而易见。因为热钱进得快出得也快,很多人卖不出去,下次就不敢再进货了,久而久之,就撤离了这个行业。

  未来行情不好说

  在今年经历大起大落的大红袍未来命运如何,对此业内说法不尽相同。武夷山市岩茶厂厂长陈荣茂告诉记者,由于今年的走红,大红袍在外地尤其是北方市场的需求量已经扩大,“一种茶叶的火爆程度一般持续3年到5年,因此大红袍可能还会继续红,但红得可能会更温和”。

  不过,在厦门茶叶协会秘书长陈志雄看来,明年大红袍价格将趋于理性。“事实上,现在很多茶商都在弱化大红袍这单一的概念,而是推出更多品种的武夷岩茶,包括肉桂、半天腰等,引领消费者获得更多选择。”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