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仿古瓷第一人:仿古和造假是两回事
发布时间 2010-09-21 浏览 50255 次
熙年间的珐琅彩的釉料配方已失传300多年。循着线索,他辗转欧洲各地,终于在法国一小镇发现了这种神秘配方,回国后经过数百次试验,最终成功复制了珐琅彩。

  一面仿古一面打假

  1997年,黄云鹏仿制的明永乐青花“海水龙纹扁瓶”被误当真品在日本拍卖,顶级陶瓷专家鉴定没发现任何破绽。这件仿古瓷最终被日本前首相乔本龙太郎以45万日元买下珍藏,被日本产经新闻社誉为“人间瑰宝”。

  说起此事,黄云鹏一点也不高兴:“仿制古瓷当然是越像越好,但是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高仿品做旧,伪装成真品去拍卖,所以有些人误以为仿古瓷等同于赝品,这是不对的。仿古瓷是艺术品,出售时会标‘仿品’,价格一般较低,赝品则会为了蒙骗收藏者将瓷器刻意做旧。”

  黄云鹏仿制的古瓷都会标注“黄云鹏精仿”或“景德镇市黄云鹏绘”,同时他每年开办“古陶瓷鉴定班”,在全国各地普及陶瓷鉴定知识。

  年近古稀走向原创之路

  “仿古是个累活,一笔一划都要跟真品一模一样。”仿制古瓷40多年后,68岁的黄云鹏打算放开手脚,把重心从仿古挪到创作上来。

  一开始,他只是在仿古中创新,画法随性,不再中规中矩;后来,他不满足于此,决定自己创作一些作品。世博会期间,他的首次原创之作《国瓷2010》在上海首发,第一批限量定制100件,却收到了订单近千份。“我要创作,一定要超出历代所有官窑瓷器,没有十足的把握我不可能出手。”对于原创之路的前景,黄云鹏语出惊人。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