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品部分也有上扬势头,玉器部分,小件作品收到藏家青睐,竞争激烈。“清乾隆 白玉兽面纹簋式炉”堪为乾隆帝仿古玉器品味的最好诠释,仿商周青铜簋而制,纹饰高古风雅,器形端穆致远,既有上古之样,又具时代之风,最终以72.8万元人民币被藏家竞得。“清 青白玉牌两件”拍出22.4万元;“清 白玉马”以估价十倍的价格23.52万元人民币成交。“清 白玉人物像”以估价4倍的价格12.32万元成交。
翡翠作品此次也得到了很好的价值体现,“清 翡翠龙首带钩”估价仅为2万元人民币,最终以估价14倍的价格28万元人民币易主;“民国 翡翠环耳瓶一对”从无底价经过激烈竞价最终以22.4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
市场对犀角、象牙等资源类作品也维持了饱满的热情,成交率居高,整体稳健上扬。“清早期 犀角螭龙纹杯”采用镂雕法与浮雕法相结合的工艺,从其整体风范来看,具有皇家气度,且颇具仿古意,杯身造型稳重坚挺,又不失秀丽,两只螭龙攀爬于杯柄上,探头于杯口,相视而笑,颇为有趣,最终以117.6万元人民币高价易主。另一“犀角八仙过海图山子”拍出69.44万元人民币。此外,“清 象牙船摆件”拍出31.36万元人民币;“清 象牙观音像”拍出33.6万元人民币。
掐丝珐琅作品在本场表现出众,无论大件还是小件作品均收到藏家强烈关注。“清 掐丝珐琅云龙纹塔形香熏一对”拍得47.04万元人民币,“清 掐丝珐琅太平有象”估价仅为8万元人民币,最终以123.32万元人民币成交。
此外,此次一把“白玉柄佩刀”以超过估价10倍的价格64.96万元高价成家,值得藏家关注。
古籍善本
古籍板块作为最为稳定的收藏板块在市场大势的带动下持续上扬,古籍善本部分此次总成交额以及成交比率双双创出新高,成交额高达2924万元,成交比率达83%。此次嘉德四季古籍部分也做了特别设置,藏品定位更贴近于普通爱好者及藏家,推出众多“性价比”极高的各类藏品,受到新、老藏家一致欢迎,各板块表现均衡,成交率均创出高位,众多新藏家的进入极大地活跃了市场,也成为市场不可忽视的购买力量。
其中,古籍部分,版本极为罕见的明永乐十八年刻《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首尾均有牌记,《善本书所见录》有载,以89.6万元人民币拔得头筹。司马光、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 辨误十二卷 》,明万历二十年新安俞允顺督刻本,12函、96册以72.8万元紧随其后。此外,小专题亦有表现亮眼之作。黄冈杜氏知道斋藏书,由于为文人旧藏,学术性、思想性俱佳,经史子集俱全,且多珍罕稀见本,非常难得。最终,此专题《徐鉉撰 徐公文集三十卷》(1919年南陵徐乃昌刻本)1函6册,从4000人民币起价一直竞价至32.48万元。
手稿部分以严复手稿(清代手稿本)最为亮眼,内收严复录张翼述开平煤矿中英权利纠纷的相关稿件,估价仅为2万元人民币,最终由于数位买家的激烈争夺,以84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侍读学士张翼请安折(清代手稿本)为工部右侍郎内阁侍读学士张翼请安折,朱批朕安二字,以估价30倍的价格12.32万元人民币成交。
碑帖部分成交比率较以往有大幅提升,其中,旧拓《汉武梁祠画像残石砚》,为徐世章旧藏。徐氏为收藏大家,竟以画像残石为砚,可谓别出心裁,最终此拍品联同“玉版十三行”、“郑文公碑等五十四种”均以估价数十倍的价格(12.32万元人民币)成交。
资料书部分在近几次拍卖中异军突起,备受各方藏家关注,《张大千画集》等20册(1979年中华民国国立历史博物馆等出版)从无底价起拍,经过几十分钟数轮激战,最终以31.36万元人民币被藏家竞得;另一《张大千画集》等14册(1967年东方学会等发行)也拍得26.88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