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春茶的产量虽然减少了,但却没有出现茶产值的减收。在“坦洋工夫”与“福鼎白茶”两大品牌的带动下,生产红茶和白茶的原料需求量不断加大,使今年春茶的鲜叶价格呈直线上升趋势,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遍提高二倍以上。据初步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茶叶产量4.69万吨,同比减产11.7%;毛茶产值14.18亿元,同比增长23.1%,实现了减产不减收。
当然,“坦洋工夫”与“福鼎白茶”这两大品牌所带来的效益远远不止这些。据了解,从2005年至2009年,全市茶业已连续五年实现增产增收,茶叶增量1万吨,总值增5亿元,成为了120万闽东茶农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和持续增收的增长点。而宁德市其他各县市区的茶产业在两大品牌的带动下,也得到长足发展,蕉城谱就了中国绿茶数“天山”的茶弦茗韵;寿宁乌龙茶重现“风烟团一市,茶香绕千家”的茶乡盛景;霞浦推广名优茶加工技术,经济效益突显……
茶香四溢飘全国
随着“坦洋工夫”和“福鼎白茶”知名度的不断提升,闽东茶叶开始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而2009年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宁德市的成功举办,更是将闽东茶叶产品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
宁德市紧紧抓住第三届茶博会这一契机,改变了以往小打小闹的茶叶品牌宣传方式,加大了对茶叶公共品牌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电台、报刊杂志、高速路广告等进行全方位宣传,大大提高了闽东茶叶的知名度,改变了以往人们只知道闽南有铁观音、闽北有武夷岩茶,而不知道闽东也是产茶大区这一状况。
闽东茶叶知名度的提高,刺激了广大茶商们的积极性。于是,闽东大小茶商们纷纷行动起来,走南闯北,高举名优茶叶的大旗在外拼杀出了一片新的天地。据统计,闽东茶商在全国各地开设的茶庄、茶店、茶叶公司和连锁店达2000多家,拥有10万多人的营销队伍,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创办了北京京鼎隆茶城、上海国际茶城、上海大不同天山茶城、山东临沂茶城、太原坦洋工夫茶城等大型的茶叶专业市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茶叶营销网络,使闽东茶叶产品飘香全国。
如今,在茶香四溢的闽东,浓厚的品茶氛围逐渐形成。在宁德各地的大街上,茶叶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不少人开始把商务会谈或私人小聚的场所选在了这些茶叶店。而茶叶也成为不少人走亲访友的必备佳品,进门请喝茶更是成为一种风尚。
宁德撤地设市的这十年是闽东茶业风起云涌的十年。在这十年里,不仅“坦洋工夫”和“福鼎白茶”两大品牌重拾了昔日的风采,而且闽东茶业也走上了品牌复兴之路,成为一个可实现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而我们相信,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闽东茶业,随着品牌战略的不断实施,将会有更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