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工艺有讲究
在去年北京保利的秋拍中,一对肃亲王套料螭龙印,成交价达到了201.6万元。之所以受到藏家追捧,很重要的原因是其采用了套料工艺。印面以白料为质,温润莹白,抚之似玉,印钮则套以褐绛之色料,一深一浅,镂雕三螭龙,盘踞其上,首尾相望,生动古拙,别饶雅趣。
所谓“套料”,就是把单一色彩的琉璃料器,套上另一种颜色的纹饰,比如套上红色的花鸟人物等等。套料基本上是以色料作胚胎再把熔融的其他色料和胚胎熔连一起以细砂在不同的层次上琢碾成美丽的图案纹饰。在套料器制作中,双套和三套相对来说技高一筹,人们习惯上所说的“五套”比较少见。实际上多数作品是“贴料”而非套料,贴料是用熔化的各种彩色玻璃料粘合在鼻烟壶胎上,这种鼻烟壶和真正的多层套料的区别是:贴料一般都在一个层面上,而套料分层明显。评价一件套料烟壶的优劣,颜色和雕刻最为关键,其次是雕刻背景的光滑度,即所谓“底子”的平整度。胎和套层的雕刻是创作中难度最大的部分,它对技巧和时间的要求较高。料器上的套层,图案要精美,刀法要熟练,还要看它的意境与风格。
相比传统的料器,金星玻璃无疑会让许多藏家感到陌生,因为乍一眼看上去,金星玻璃更像是石头,而非料器。与一般料器的吹制工艺不同,金星料需先烧成块状,再雕琢成器。金星料,亦称金星玻璃或温都里那石,因在深茶色或红褐色玻璃体内有点点金星闪烁而得名。此项工艺是利用一些特定的低熔点金属加入玻璃中,在冷却时析出而制成的。雕刻时一般以镂雕、圆雕为主,多以写实风格作器物造型,题材丰富多样。其特点是金光闪闪,富丽堂皇,具有浓重的宫廷色彩和皇家气息。据史料记载,金星玻璃于乾隆六年烧成,但由于其所产极少,多为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烧造,仅供皇室御用。此工艺于乾隆后失传,故民间金星料制品流传殊为有限。从清代的档案记载,当时的价钱就相当惊人,寻常百姓甚至一般官员可能都用不起。大部分金星玻璃器都是在造办处内的“玉作”用砣玉的方法制作完成的,多制成文房用品和陈设品,前者如笔筒、笔架、墨床等,后者如花插、尊、瓶等,即使对于破碎的金星玻璃器也酌加处理,而不轻易扔掉。